articles/sci-mountain-s-words
/hk/articles/sci-mountain-s-words/231030
["root","news-simple","mountain-s-words-cn"]
/hk/articles/sci-mountain-s-words/231030
articles/sci-mountain-s-words-en
/en/articles/sci-mountain-s-words-en/231030
["root","news-simple","mountain-s-words-cn"]
/en/articles/sci-mountain-s-words-en/231030

提高生育意慾 重振對未來信心

行政長官最新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新舉措鼓勵生育,除了坊間熱議的二萬元「大利是」外,還有在職家庭津貼的提高,以及家有初生優先選樓、上樓計劃,讓相關家庭較快上公屋或抽中居屋、綠置居。筆者認為這次政府在方方面面出大招,必定有助改善低迷的出生率。另一方面,這些政策固然有助紓緩夫婦的育兒負擔,但更根本的是提高生育意欲,由是想起年少時經常與友人談及的「四仔主義」。

屋仔、車仔、老婆仔(或老公仔)、BB仔,是一種小富即安的自我調侃。現在和年輕一代談起這「四仔主義」,他們已鮮少知道其「梗」所在了。當今的後浪一代,在大環境的逼迫下步步退守,先是放棄了車仔,有樓已「萬事足」,到最後連一個穩定的棲身之所都太過吃力,乃遁入「佛系」、「躺平」,成家立室、生兒育女更是遙不可及。所以「四仔」這個已喪失笑點的說法一直沒有實時更新,成為上幾個世代、也只屬於筆者所處那個世代的語言遺跡。

房屋是安身立命之所

先是「屋仔」,我們常聽說上一代怎樣在香港扎根,這個比喻在農業社會固是顯然,但即使到今日,人也不能漂泊流浪。從成長的角度看,家庭住宅就算是奢侈的三房兩廳也不過是起居的地方。唯有一個穩定的地理空間,才能把那小小的生活圈隨着點滴成長而擴展到社區的過程連續地刻在記憶裏,像在記憶的培養皿裏滋長一幅地理上的年輪,還有上面以「人」為節點的脈絡,這才使得「家」最終會成為人生情懷的一個安全港灣。一個固定居所就是這個地理空間的錨點。

對成年人來說,一個可供休歇和喘息的空間,是人自我振作的支撐點,它應該是在物理上和心靈上都能遮風擋雨的庇護所,而不是另一個朝不保夕的煩惱來源。所謂「無恆產者無恆心」,也解釋了「成家立室」這個詞語的內涵。近年常有緬懷和重拾昔日「獅子山精神」之論,但那一段守望相助的故事背後是公屋的普及,換言之就是穩定和堅固的居所帶來精神面貌的煥發,予人們重新掌握生活的信心。所以,不論私樓還是公屋,重要的是其穩定性。這是租金津貼所取代不了的一種社會精神的塑造。

生育意願

交通擴闊人生體驗空間

再說「車仔」,和「屋仔」正相反,自由出行、自主探索城市空間的關鍵字在於隨意和多變,培養的是眼界、對城市的探索體驗和擁有感。香港有着便捷的公共交通,但兩點一線上下班的壓抑感,限制了人進一步體驗城市的意慾;就算真想找什麼地方去走走,這方圓五十公里的城市空間一下子就縮小做幾條鐵路所構成的支架狀地域,還有被港鐵站、巴士站割裂成預設的網點,行街食飯睇戲,在此之外的廣闊世界只存在於地圖上——雖可健行跋涉,但並不是人人吃得消。

然而私家車是難以普及的,最大的成本就是泊位,歸根到底是土地問題,這是香港的先天不足。但隨着更多的交通幹線及鐵路運輸系統投入服務和新界北部的開發,未來可更容易去感受香港原來就擁有的立體面貌;其次,技術的進步如「無人駕駛+電力驅動」,或可以把租車的成本大幅降低。下一代甚至不再需要日常的迫港鐵巴士。暢想一下,在高度智能化的交通調度下,再憑藉能源革命,大型集體交通工具在經濟和集約化方面的好處已不必要,自動駕駛的出租房車成為主流。科技進步將可擴闊及實現市民出行的自由空間。

婚姻生育是對未來的信心

回到文章主題上,「屋仔」和「車仔」都對應着一些人生價值的追求,如心安穩定的生活和自由探索的空間。那麼結婚和養育下一代,自然是人類傳承的根本所繫。已屆中年的筆者,每逢與年輕朋友交談時,話題很快就會進入「拍拖未?結婚未?」筆者並不是八卦,而是關心朋友們的成長——和另一個人的終身結合、許下莊嚴的承諾,可謂一個人脫離童稚的標誌。懂得為別人負起責任、願意挑起生活擔子的人,將在社會上獲得一面「可堪信賴」的無形憑證。生兒育女則是遠比組織家庭更重要的決定,當自己生活充滿未知,還要為下一代提供一個合適的生長環境、健康教育等全方位照顧,想想也令人卻步。

人類學家觀察到,即使是黑猩猩這樣的高等動物,在生存壓力下也有不生育的現象,但只要恢復物資供應、生活安穩,還是會如實履行天職。我想人性也通此理。「四仔主義」的消逝,見證着一代人因長期以來的住屋、工作等壓力而遲婚不育以至不婚不育。解決問題的根本,還須對症下藥、重構市民對未來的信心。

(本文轉載自大公網https://epaper.tkww.hk/a/202310/30/AP653ebd8ce4b05c88580144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