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科技创新联盟主办、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冠名赞助的「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2024」(简称中银科创奖),今天假湾仔合和酒店举行颁奖典礼。典礼邀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方建明、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长吴程、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副总裁邢桂伟,以及香港科技创新联盟主席卢煜明等重量级嘉宾主礼,逾150位政产学研代表应邀出席,共同见证得奖者的科技创新成果。
本届中银科创奖首次将覆盖范围扩展至粤港澳大湾区,嘉许香港院校、科研机构及其相关机构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科硏团队,推动香港乃至整个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发展。自今年7月开展提名期,经过各领域专家的严格评审,最终选出成就卓越的获奖者分别为:「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领域的柴扬教授、「生命健康」领域的黄秀娟教授、「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的张华教授、「先进制造」领域的陈世祈教授,以及「金融科技」领域的王聪教授。
香港科技创新联盟主席、候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致欢迎辞
卢煜明主席在致欢迎辞时表示,国家和特区政府现正全力、全速推动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建设,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香港河套区园区将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合作平台。卢煜明提到,在首批签约进驻河套园区的59家科企中,亦有今年的「中银科创奖」获奖者在内,他认为这反映了获奖者的非凡实力,亦印证了「中银科创奖」设立五大领域的宗旨,就是「创科兴港,科技报国」、以香港所长供国家所需。卢煜明续指,今届奖项扩展提名范围至香港院校设于大湾区的分校或科研机构,是为了呼应香港科研界和内地日益紧密合作,期望此举措会为两地科研合作提供新机遇,促进人才和技术双向流动,达至1+1大于2的效果。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致辞
陈茂波司长表示很高兴见证实至名归的优秀学者获奖。他赞扬中银科创奖提高了香港科研成果的能见度,并已在香港社会上营造出更浓厚的科创氛围。这体现了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言 —「中国式现代化,科学要打头阵」。陈茂波司长表示特区政府将全方位支持建立创新体系,打通研发上下游,连结「政产学研投」,吸引全球最优秀人才。具体方向包括凭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集结耐心资本,财政预算案提及的100 亿引导基金也是其中一项工作;其次是继续引进重点企业,形成全链条的研发生态,目前已引进的企业将于未来数年在香港投资多达500 亿元;第三是和大湾区各城市合作联动发展,推动人才、物资、资金、数据更有效流动。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副总裁邢桂伟致辞
邢桂伟先生致辞时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够透过支持「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持续推进香港汇聚海内外科技人才、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今届五个领域的得奖者,其卓越的研究成果相信也将构成香港新质生产力发展『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的生动例证,将为香港科技成果转化与未来产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未来,中银香港将继续积极拥抱新技术、新理念,致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以创新科技驱动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香港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建设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2024」颁奖典礼主礼嘉宾合影
关于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
「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由香港科技创新联盟主办、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冠名赞助,以「创科兴港.科技报国」为宗旨,鼓励科创者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贡献社会经济民生进步。
「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于2022年首次举办,踏进第三年度,本届「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更首次将提名范围延展至粤港澳大湾区,嘉许主要在香港或香港院校设在大湾区内科研相关机构进行科学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杰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和科研团队,鼓励他们立足香港、连结湾区、服务国家、贡献世界。
活动高清相片精选连结: https://bit.ly/BOCHKSTIP2024
有关「中银科技创新奖2024」简介及本届获奖人资料,请参阅下页附件或浏览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官方网站:www.stip.hk
附件1 本届获奖人简介
本奖五大特点
- 国家所需、香港所长
- 科学家及行业领军者主导
- 重视科研成果应用
- 欢迎社会大众提名
- 奖金200万港元自由支配
「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2024」获奖者
- 人工智能及机器人
香港理工大学柴扬教授— 表彰他对AI传感器、特别是仿生感算融合计算范式作出了杰出贡献,该范式使人工视觉传感器能够直接在传感器内处理信息,从而减少频繁将数据传输到外部计算单元的需求,提高计算效率,并丰富传感器在物联网应用中的功能。
- 生命健康
香港中文大学黄秀娟教授— 表彰她的研究发现了肠道发炎和自闭症的新微生物特征,并成功利用肠道微生物开发精准工具,以非侵入性方式快速和准确地诊断自闭症及炎症性肠病,有助及早评估风险及进行介入治疗。
- 新材料新能源
香港城市大学张华教授— 表彰他在纳米材料相工程领域的贡献具有开创性意义,他成功制备并稳定了非常规相纳米材料,探索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在清洁能源、催化和传感器中的应用,推动了新型、高效催化剂的设计和开发。
- 先进制造
香港中文大学陈世祈教授— 表彰他在3D微纳米制造领域带来突破性发展,他的研究将超快激光脉冲的新颖操控,以及材料和精密机器开发成功结合,实现了更高精确度、更低成本的纳米级3D打印技术,为光子学、纳米技术及生物技术领域的元件制造带来巨大效益。
- 金融科技领域
香港城市大学王聪教授— 表彰他在研发数据安全和人工智能安全创新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保护私有数据使用时的安全性,并进一步释放了数据在金融科技生态系统中蕴藏的巨大价值。